云南玉溪仙福鋼鐵(集團)有限公司第四黨支部于2025年3月14日下午16:00時在集團公司三樓小會議室上3月份以《讀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“大目標”和“小日子”》為專題黨課,黨課由支部書記陳彩惠同志講授,參加黨課的黨員有23人。
3月5日上午,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。報告中,既蘊含著“國之大者”的深遠考量,也飽含著“枝葉關情”的民生溫度。廣大黨員干部要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和“事事落實到位”的執行力,讓國家的“大目標”與百姓的“小日子”同頻共振,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篇章。
從“藍圖愿景”到“現實圖景”,在“質”與“量”的平衡中錨定前行航向,用發展“大目標”托舉百姓“穩穩的幸福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國內生產總值目標設定為5%左右,這一數字背后是對“質”與“量”的精準把握。過去一年,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,我國通過果斷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,推動經濟增速從二季度的4.7%回升至四季度的5.4%,最終實現全年5.0%的增長目標。然而,單純的經濟增速并非終極目標。報告中“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”的表述,揭示了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讓增長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。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“既要仰望星空,又要腳踏實地”的清醒。一方面,要深刻理解5%增速背后的戰略考量,摒棄“唯GDP論”的思維定式,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、培育未來產業等領域主動作為;另一方面,要將“居民收入增長”的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,在就業創業、社會保障、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持續發力,真正實現“以發展促民生,以民生穩發展”。
從“民生清單”到“幸福賬單”,在“緊”與“松”的辯證中優化政策供給,用改革“大手筆”書寫生活“暖暖的日常”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“赤字率擬按4%左右安排”,這一決策背后是“節用裕民”的治理智慧,既體現了政府過“緊日子”的決心,更彰顯了讓百姓過“好日子”的擔當。新增11.86萬億元政府債務的背后是真金白銀的民生投入,從保障性住房建設到老舊小區改造,從醫療費用報銷到養老服務提升,從促進生育政策到教育資源擴容,每一項都直指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。廣大黨員干部要秉持“既要精打細算,又要用心用情”的理念。一方面,要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,堅決杜絕鋪張浪費,將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,切實提升民生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率;另一方面,要善于運用市場化、法治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,在推動科技創新、促進綠色發展等領域積極探索新路徑,確保各項民生政策落地生根,將民生承諾轉化為百姓實實在在的“幸福賬單”。
從“科技理念”到“實踐飛躍”,在“新”與“舊”的更迭中激發內生動力,用創新“大邏輯”賦能經濟“滿滿的預期”。政府工作報告中“好房子”“低空經濟”等熱詞,勾勒出未來發展的新圖景。在“新”的方面,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,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6G等未來產業,正是要通過搶占科技制高點,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。在“舊”的方面,從“解決拖欠企業賬款”到“規范涉企執法”,從“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”到“推進城市更新”,既是對歷史遺留問題的回應,也是對發展質量的再提升。廣大黨員干部要具備“既要勇于創新,又要穩扎穩打”的素養。一方面,要主動擁抱新技術、新業態,在推動數字經濟、綠色經濟等領域積極作為,成為時代的引領者;另一方面,要以“繡花功夫”破解傳統領域的痛點難點,在城市更新、鄉村振興等工作中創新治理模式,引入數字化管理手段、整合多元主體力量,讓創新成果真正惠及千家萬戶。